中新网北京12月28日电 (记者 陈杭)截至11月底,北京市PM2.5累计浓度为33微克/立方米,创北京市历史同期最优,在京津冀及周边“2+26”城市中也是最优成绩。其他主要污染物浓度持续保持下降,实现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。
这是记者28日从“京彩2021”北京生态环境年终盘点发布会上获悉的。
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。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、新闻发言人于建华表示,北京市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,聚焦细颗粒物(PM2.5)污染,深化“一微克”行动,以超常规的措施和力度治理大气污染。重点围绕重型柴油车、挥发性有机物(VOCs)、扬尘治理,开展精准治污、科学治污、依法治污。经过全社会的不懈努力,“常态蓝”逐渐成为市民生活的背景,“生态绿”正在成为首都亮丽的底色。
前11个月PM2.5累计浓度33微克/立方米
于建华表示,今年,北京市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北京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,再创新优。截至11月底,北京市PM2.5累计浓度为33微克/立方米,创北京市历史同期最优,在京津冀及周边“2+26”城市中也是最优成绩。其他主要污染物浓度持续保持下降,实现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。
他提到,北京市发布了第三轮PM2.5来源解析研究成果,对现阶段的大气污染物进行精准分析,有的放矢,科学制定下阶段大气环境治理措施。针对重点问题,疏堵结合加速优化车型结构,目前全市国五及以上排放标准机动车占比达70%,车型结构历史最优;针对重点时段,在空气重污染易发的秋冬季,连续五年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,在夏季开展VOCs专项治理;对重点区位,利用“热点网格”技术,实现精准识别、达到精准执法;聚焦重点领域,深入开展VOCs治理专项行动,突出强化重点行业关键环节全面排查整改。
同时,构建了“天空地”一体化、智能化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系统,实现对所有街道(乡镇)颗粒物监测全覆盖;搭建了全国首个重型汽车在线监控平台、建成全市统一的扬尘视频监控平台、创新开展VOCs和道路尘负荷走航监测;在环境监测、污染源监管等方面全面构建“智慧+环保”监管新模式。通过科技手段的加持,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仿佛有了“千里眼”和“顺风耳”,治理监管更精准有力。
此外,北京进一步完善法规标准,执行“京6B”汽柴油两项地方标准、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国四标准、扩大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使用范围等多项标准政策。目前,已经构建了国内领先、世界一流的生态环境标准体系,仅大气类在用地方标准就达41项。
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
于建华表示,除了空气质量实现持续改善,2021年,北京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。水体更清洁,截至11月底,地表水国考断面中无劣Ⅴ类水质断面。密云水库等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,地下水水质稳定。
同时,土壤更安全了,北京市耕地、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进一步提高,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。土壤环境质量持续保持良好。(完) 【编辑:陈文韬】
X 关闭
-
深圳宝安成功挂牌出让一宗商业用地 计划添增世界500强总部
宝安区让好企业有空间可落取得重大进展。9月13日,宝安成功挂牌出让中心区一宗商业用地。该宗地由世界500强企业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注册成立的
-
我爱我家:太和先机质押2.25亿股股份 占总股本9.55%
6月14日,我爱我家发布关于公司控股股东所持部分股份质押的公告。公告显示,为办理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进行融资,西藏太和先机投资管理有限
-
1-5月房屋新开工面积51628万平方米 下降30.6%
6月15日,国家统计局发布房地产数据显示,1-5月份,房屋新开工面积51628万平方米,下降30 6%。其中,住宅新开工面积37782万平方米,下降31
-
1-5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2134亿元 同比下降4%
6月15日,国家统计局发布房地产数据显示,1-5月份,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2134亿元,同比下降4%。其中,住宅投资39521亿元,下降3%。